Hematoma Density and Glasgow Coma Scale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to Outcomes in Un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貢獻的翻譯標題: 從腦出血密度及昏迷指數,作爲單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預後指標及敏感度評估

Jinn Rung Kuo, Che Chuan Wang, Huan-Fang Lee, Chung-Ching Chio, Kao Chang Lin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前言:使用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預後指數(Glasgow Out-come Scale),及電腦斷層(CT)的變項,來評估慢性硬腦膜下出血(CSDH)預後,文獻上並無一致性結論。
方法:從94年10月至98年3月,共收集了93例單一側CSDH的病人(年齡71±11歲)。每位病患皆於急診接受電腦斷層檢查並手術。排除了雙側硬腦膜下出血(由兩位放射專家確任),我們使用多個變項,如年齡、性別、昏迷指數、到院時間、出血位置、大小、厚度、密度(density)、腦移位情形、腦室大小(Evan's index)、第3腦室最大寬度(3Vmax. D)、皮質委縮等,來評估上述何者為最佳之預測因子。
結果:使用單變項及多變項分析,昏迷指數<15預測不良預後爲一般的11倍之多(OR=11.2, CI=1.3-96.9, p=0.028),出血密度高達7倍(OR=7.4, CI=1.8-31.7, p=0.007),兩者皆呈統計性意義。利用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来測量兩者的顯著情形,敏感度高達73%,專一度爲85%。
結論:在本前驅性觀察研究發現,單一側硬腦膜下出血對於預後不良的最佳預測因子,爲出血密度及昏迷指數,預測敏感度高於7成。不同於以往文獻多為合併單、雙側病兆、或顱內出血討論,本文病患雖然不多,但仍具參考價值及意義。對於區域或社區型醫院之轉診,提供病患較準確評估及說明。
貢獻的翻譯標題從腦出血密度及昏迷指數,作爲單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預後指標及敏感度評估
原文English
頁(從 - 到)90-97
期刊中華民國重症醫學雜誌 = Taiwa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1
發行號2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10 8月 1

指紋

深入研究「從腦出血密度及昏迷指數,作爲單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預後指標及敏感度評估」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