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的都市感知樂園:以台南市民生圓環與原民生市場為例設計

  • 鄒 宜叡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

摘要

似曾相識的感知樂園販賣看似平凡卻新奇有趣的視覺感官體驗,當今我們活在資訊爆炸、社群網絡及媒體當道引領大眾文化邁向快速淺碟文化狂飆的社會,抽象的、本質的事物人們逐漸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判讀與賞析,人們尋求立即見效的百憂解,能夠拍照打卡上傳分享證明自己活著與存在過,建築應是大眾文化的立體視覺表徵,如何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尋找平衡,並能以優雅的具象呈現,切中要點、直指人心、雅俗共賞,透過空間的感知溝通對話,過往的設計大多偏向個人英雄主義,設計方的抽象認知是否與使用者或大眾的認知相同或是有相當大的落差? Kevin Lynch認為城市的意象可以被解讀為五個元素,構成了人們對城市的心理圖像,讓城市印象栩栩如生,或是深刻難忘。建立在此立論基礎上,疊加更細節的、心理感知的層次,如鐵窗、木窗櫺等被廣泛轉譯或直接使用作為符碼以營造復古、鄉愁、在地語彙風格,這些手法觀者感知時是否如設計者再現時所想像的效果? 我將心理學研究及理論作為測試與辯證的工具,建築設計作為視覺再現示範的演繹嘗試。在台南中西區的五個圓環中兜圈,逆時針的行進當中,大量的空間訊息及標示物映入眼簾,緊接著轉入某個不具名的巷弄,使人感覺似曾相識的街景、物件,不禁令人困惑究竟曾否到訪過這個都市空間,過了一會仔細觀察與回神才發現原來未曾來過,而是記憶的錯置等導致既視感(D?j? vu) 發生,令我想像建築設計在既視感場景的再現與創造上詮釋的機會,因此萌生想研究既視感、感知、熟悉感那些讓我們感到似曾相識的空間的想法,想探索都市空間與這些現象的關係,與其設計上之應用,藉由心理學的邏輯與辯證方法、問卷設計與調查方法等研究方法輔助,尋找新的設計方法,並嘗試將群眾心理、集體意識變成可以量化、可視化、可參酌的設計依據與回饋,將此一套方法變成新的設計工具。透過這項研究,經由心理學文獻深入了解既視感及熟悉感的發生緣由與可在設計的實驗中再現之方法,並找尋在台南這座都市當中,哪些空間中的元素及完形能使空間視覺問卷受測的族群具有熟悉感與既視感,進而有機會誘發似曾相識的感知發生,創造特殊的空間體驗;心理上的體驗與認知對人的影響相當深遠,其可能進入觀者的記憶中不斷召回,給予更深刻特別的印象。透過這項設計,將重新思考台南都市設計與都市的意象以及如何將似曾相識的感知再現操作於立體路徑與環境之中,使都市的意象能以連續的空間感知體驗方式植入群眾的心理,建立特殊有趣的印象並增加大眾對環境感知的敏銳程度,立基於對元素完形的熟悉感既視感問卷研究,設計將作為一系列刺激,以引發似曾相識的感知為目的進行設計。台南特有的多層年代疊加都市紋理,形成鑽小巷的巷弄文化,使城市散步、漫步變成都市顯學活動。複雜縱橫交錯的巷弄系統,存在著無明顯方向性卻彼此相通的特性,整座舊城區猶如巨型迷宮一般有趣,於台南城市漫步與迷路的體驗是立體感知都市被日常物件侵蝕剩餘後有毛邊的虛空間,這些私人建築與物件的餘白形成了台南特殊的公共空間景象。透過置入實驗性的虛體化且具穿透性的複層感知增值構架,形成迴游性立體路徑,提供遊歷者以不同視點高度,立體地感知空間與元素,產生更多似曾相識的感知機會。
獎項日期2019
原文???core.languages.zh_ZH???
監督員Cheng-Luen Hsueh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