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適應症與適當性之趨勢

  • 吳 昕珉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

摘要

研究目的:美國2007年與2009年分別發表了COURAGE試驗與冠狀動脈重建術的適當性指標(AUC),造成美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使用量下降,使用不適當比例下降。本研究欲探討兩個主題,第一,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適應症比例之趨勢變化,及醫院差異。第二,檢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使用的適當性比例。 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資料來源為「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之住院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研究對象以處置碼擷取2000至2012年有使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治療之個案,並依該次診斷碼疾病與其他手術區分適應症種類,再以潛在成長趨勢模型將醫院適應症比例趨勢變化進行分類,進一步比較各類醫院特徵的差異。第二部分資料來源為「2000年的承保抽樣歸人檔」,研究對象與適應症分類同上,接著以非侵入性檢查與藥物判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使用的適當性,最後比較適當與不適當的醫院特徵差異。 結果:台灣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使用量從2000年13865次增加至2012年37426次,前期2000-2009年使用量直線大幅上升(斜率=2 3 P=0 005),2009年後使用量仍直線增加但幅度漸趨平緩(斜率=0 7 P
獎項日期2016 7月 18
原文???core.languages.zh_ZH???
監督員Tsung-Hsueh Lu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