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將「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高中歷史科,探討此教學法對於學生的學科成就、學習動機與創造力之影響。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以臺南市一所女子高中作為實驗場域,以研究者任教班級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四個班級,總計140人。在本研究中,實驗組採用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而控制組採用講述教學法。本研究採取量為主、質為輔之混和研究,以描述性統計、成對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與共變數分析進行量化分析,並以焦點團體訪談法進行質性資料的蒐集以回答研究問題。本研究實驗教學共六週,針對實驗教學進行前後測,研究工具包含歷史科成就測驗、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動機量表與新編創造思考量表,並在實驗教學後進行質性訪談。研究結果顯示:(一)學科成就:結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學科成就上的表現皆無顯著進步,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並無顯著差異。
(二)學習動機: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動機量表之「總分」皆有顯著進步。以分項來看,實驗組學生在「自我效能」、「工作價值」與「期望成功」皆有顯著進步,控制組只有的「工作價值」有顯著進步。ANCOVA之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自我效能」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而「總分」、「工作價值」與「期望成功」兩組無顯著差異。
(三)創造力:結果顯示以語文測驗來看,t檢定的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在「總分」、「流暢力」、「變通力」與「獨創力」皆有顯著進步,然而控制組「總分」達顯著退步,三種能力皆未達顯著性表示沒有差異;以圖形測驗來看,實驗組學生在「總分」、「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皆有顯著進步,控制組的「總分」達顯著退步,「流暢力」與「獨創力」顯著提升,「變通力」與「精進力」則無差異。ANCOVA之檢驗結果顯示不論是語文測驗與圖形測驗,實驗組學生的「總分」與各分項能力皆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最後研究者根據整合之文獻資料與本研究之結果,提出教學建議與研究建議。
獎項日期 | 2021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監督員 | Hsu-Chan Kuo (Supervis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