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的新寵兒,歸因於極高的光電 轉換效率,吸引全世界的研究團隊爭相研究,從 2009 年的 3 8 %由日本 Miyasaka 團隊首先將 CH3NH3PbI3 鈣鈦礦材料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結構中,用鈣鈦礦材料取代原先用於光電轉換的小分子染料,並搭配二 氧化鈦及液態電解液質,至 2014 年由韓國研究團隊 KRICT 將鈣鈦礦太陽 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提升到 20 %,發展的程度已經超越其他的薄膜太陽 能電池,如此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因鈣鈦礦獨特的光電特性,包含長的載 子擴散長度,有適合的能帶,高的吸收係數,優異的載子遷移率,我們以兩步旋轉塗佈法製作出結構為 ITO/PEDOT:PSS/Perovskite/PC61BM/BCP/Al 有機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得到開路電壓為0 79 V,短路電流密度為19 73 mA/cm2,填充因子為56 32 %,光電轉換效率為8 77 % ,並研究水與鹵化鉀摻雜於PbI2前驅層對於效率之影響,實驗結果為當摻雜濃度為2vol%水及4mg/ml的碘化鉀時得開路電壓為0 97 V,短路電流密度為21 34 mA/cm2,填充因子為66 97 %,光電轉換效率為13 86 %提升了近58 %。
摻雜水與鹵化鉀對兩步法合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影響之研究
宇廷, 鄭. (Author). 2017 8月 16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