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藝術特質之研究(1900-1991)

  • 郭 家旻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

摘要

二十世紀是西方現代主義國際化的重要歷程,中國社會處於被動的狀態接受西潮的強勢來襲,民初中國畫壇在五四運動與留日西畫家傳入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化被動為主動,催生了第一代赴法取經的西畫家,他們背負著「藝術救國」的理想,前往巴黎學藝。林風眠(1900-1991)便是於此時代背景下,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前往巴黎學習新知,此時期他接觸到巴黎新藝術與德國表現主義。歸國後的林風眠在西方繪畫中尋找合理化依據的思路,以民族主義作為內在驅動力,以主動的態度,以立足於自我獨立性的本位立場,探尋中西調和的繪畫新路徑,探索「新中國藝術」的新面貌。
本論文研究林風眠藝術特質之研究,首先梳理林風眠的背景時代以及旅歐習得的西方現代藝術對其影響,分析其回國後各時期作品風格的表現,進行兩個方向的研究,其一為探討民初畫壇在民族主義的意識下所形成的浪漫思潮,如何影響藝術家對於理想社會的建構,進而分析林風眠在理想社會與現實社會抉擇,從而解析其作品背後的浪漫情懷表現。其二為觀看在中西融匯背景下,林風眠在這場跨文化的運動中,如何進行對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改革與融合,進而分析他如何在繪畫形式語言:「寫生與創造」、「線條與造型」、「筆墨和色彩」三面向進行突破與探索,表現出作品中的現代意識。
獎項日期2023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監督員Ya-Lun Wang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