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自1989年由中國大陸赴美後,開始在美華人為主題的小說創作,異國發展之經驗提供她從現實生活觀察美國文化及種族問題等機會。過去有部分評論者將嚴歌苓此系列書寫定義為「移民小說」,筆者認為使用「跨國」一詞比「移民」更為貼切,因移民本身具有主動前往之含義,而跨國所涵蓋的意義範圍則相對廣泛,諸如拐騙販賣、身不由己、遭遇誘唆等情況皆屬非自主性之移動,可納入跨國移動的範疇;跨越大洋後的華人無論當初是積極或被動赴美,都成了「海那邊」的美國客人以及離鄉背井的遠行者。本論文以「跨國書寫」為題,選擇嚴歌苓在美華人系列之小說作為討論對象,分別從地理空間觀、東西方視覺觀、性別情愛觀三大面向深入探討華人在美國社會的生活圖像,從不得其所到安適其位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心理轉折,在東西方相遇的情境下,西方「凝視」的力量如何對東方緊追不捨,進而觀察華人的文化認同困境,而建立在功利與目的之上的情感關係是否存在純粹的「愛」,藉由對上述議題之探究,期望為嚴歌苓的「跨國書寫」開啟另一種閱讀的可能性。
獎項日期 | 2011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ZH??? |
---|
監督員 | Wei-Zhen Su (Supervisor) |
---|
海那邊:嚴歌苓小說的跨國書寫
許, 茹. (Author). 2011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