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清代越南燕行使節的北京書寫為考察中心,探討越南使節北京生活的各種面貌,還原東亞漢文化圈曾發生的歷史交流與互動,並試圖詮釋其中內涵,發掘出幽深隱微的書寫意義,以補充越南漢學和使節文化書寫研究上的一個空白。 論文共分七章,在爬梳中越外交關係和考察越南使節燕行活動的基礎上,就清代越南燕行使作客北京所記之「地景」、「活動」、「人物形象與交遊」、「觀察與感懷」等主題加以探討,並分析每項論題背後的意義與可再思考之面相。「地景」一章整理並解讀清代越南燕行使書寫的北京地景,指出文字背後隱含「我者」∕「他者」界線,流露出使節的國族認同,然也因其個人內在積澱深厚的中華文化,而使部分地景空間轉化為具價值認同的「地方」(place)。此外,北京乃王權所在,地景之寫不免可見帝國威儀與權力身影。 「活動」一章則討論清代越南燕行使北京所記之公私活動,指出其記錄官方活動篇幅為多之事實,足見其人秉持任務實錄方能彰顯使臣格調的書寫態度,故產生著重公共行為紀錄的書寫判斷與選擇,也因此呈現出禮文儀節環繞的北京生活樣貌。「人物形象與交遊」一章,具體指出清代越南燕行使北京所見之中國皇族與朝鮮使節形象,並整理、分析其與清朝官員文友、朝鮮使節的交遊及後續發展,探討形象與友情背後,歷史推衍導致的改變與各方條件限制。「觀察與感懷」一章,則歸納清代越南燕行使客居北京,所寫下對中國歲時節令、雪寒天候、異地病苦、思家念國、事畢歸軺等感懷,和對道光、同治時政及洋人、邊境情形的觀察與探問。分析越南燕行使的述懷與觀察深受使節身分之書寫位置影響,燕行寫作因此成為一種社會行為,至於其所書感懷詩歌則具迂迴曲折與陌生化之美感。 清代越南燕行使節的北京書寫可視為一本另類的旅遊指南,不僅記下地理上的山川風景、朝貢儀節的執行細則、北京政壇上的史事人物、異國作客的心情點滴、他鄉知音的同文交流,字裡行間更充滿可供推敲之線索,讓讀者在看似已經逝去的歷史往事中,既尋找私人敘事的日常生活細節,也關注宏大敘事的民族國家認同。
獎項日期 | 2017 12月 26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ZH??? |
---|
監督員 | Yi-Yuan Chen (Supervisor) |
---|
清代越南燕行使節的北京書寫研究
宜樺, 李. (Author). 2017 12月 26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