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目標為釐清烷基胺分子之自組裝機制,採「預先吸附」及「動態吸附」兩種實驗方式,藉電化學掃描式電子穿隧顯微鏡(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EC-STM)及循環伏安儀進行探討,並操控介面電位與不同自組裝分子濃度修飾Au(111)基板,觀測烷基胺分子於金單晶電極上之吸附行為。於預先吸附實驗觀測中採浸泡10mM分子液方式,分別選用三種碳鏈長度之烷基胺分子:六碳、十二碳、十八碳,自組裝於金基板上。成果中發現烷基胺碳鏈長度將會直接影響其與Au(111)基板間之配位鍵強度,其中六碳烷基胺因碳鏈較其他二者短,烷基群向氮原子推電子效應較弱,無法於STM表面觀測中察得其吸附構型。在十二、十八碳胺之觀測中發現,若分子在中性溶液中預先吸附於Au(111)表面上,即使在強酸環境中仍可以觀測到分子吸附條紋,並不會質子化成R-NH3+狀態並失去配位能力。而於動態吸附實驗觀測中,在不同啟始電位下加入μM濃度量級之長鏈烷基胺分子,將發現完全不同之吸附現象,於此研究結果中推論質子化烷基胺雖因無孤對電子而無法與Au(111)表面形成配位鍵結,但若電極電位緩慢由負(0 1 V)逐漸增至偏正電位(0 6 V)時,可觀察到一分子吸附構型急遽顯現之現象。此現象經X射線光電子能譜驗證,推斷其為質子化烷基胺分子(R-NH3+)在Au(111)表面上吸附並轉化為烷基胺分子(R-NH2),形成並排臥列之高度規則吸附構型,即使將電極電位逆向調回此結構亦不會消散。另發現此一烷基胺自組裝單分子膜之狀態愈接近「並排臥列」構型時,對Ferrocyanide /Ferricyanide氧化還原對的電化學反應具有良好的電子穿透性。
獎項日期 | 2015 8月 22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ZH??? |
---|
監督員 | Yuh-Lang Lee (Supervisor) |
---|
烷基胺分子於Au(111)電極上之自組裝行為及其單分子膜電化學特性分析
振擇, 王. (Author). 2015 8月 22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