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生命週期中,原、材料的前端碳排放量,可從製造端開始計算,建立更準確的前端盤查結果。與營造較相關的為材料運輸、施工兩階段,維護及廢棄階段亦可盤查或推估其碳排放。 計算工程碳足跡,多半依據設計完編寫之單價分析表中之材料、機具數量,但於實際施工時,施工者的材料、機具採用與使用量不必然與設計一致。 本研究目的為分析建築結構營造工程之碳足跡及比較依據設計與實際施工資料碳足跡之差異。以兩棟建築工程為案例,先以工程設計數量計算其結構體碳足跡,包含工程材?製造、運輸、施工機具能耗、用電及用水等五項,接著以案例完工之連續壁為例,比較設計編列工料與實際施工產生碳排放量之差異,並分析原因。 於設計階段,計算案例工程A棟總碳排放量為5 607 527(kgCO2e),單位面積碳量755(kgCO2e/m2),以材料生產5 017 605(kgCO2e)佔89 5%最高;用電384 228 (kgCO2e)佔6 9%次之。B棟總碳排放量為13 117 488 (kgCO2e),單位面積碳量613 (kgCO2e/m2),以材料生產13 034 827 (kgCO2e)佔99 4%最高;運輸82 661 (kgCO2e)佔0 6%次之。 最後以設計編列的詳細價目表與單價分析表資料,計算連續壁工程之碳排放?為1 030 452 (kgCO2e),依施工日報表填寫之數量與供應商計價資料,計算之實際施工碳排放為1 252 243 (kgCO2e),較設計增加22%。兩者差異量大之兩階段是運輸及用電,碳排放量分別增加30%、減少96%。 關鍵詞:碳足跡、建築結構、單價分析表、施工日報、營造工程
營造工程碳足跡分析-以建築結構為例
家尹, 鄭. (Author). 2016 8月 24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