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灣樸素藝術,發跡於1960年代,意指未經正式藝術教育、自學成材的創作者。位處樸素藝術脈絡中的洪通(1920 - 1987)、王業(1934 - 2016),兩者共有的「狂想」特質,形塑臺灣樸素藝術自成一格類型。洪通、王業的「狂想」,源自非理性創作過程,以及挪用傳統民俗圖樣,變異為超脫常理造型,最終營造超越現實、怪誕的表現,在臺灣樸素藝術普遍關注外在現實、勤於描繪日常的作品中,兩者的藝術傾向於詮釋內在、精神意象,明顯異於臺灣樸素藝術多數的風格,在生平經歷、創作動機、表現形式、題材內容中,隱約存有之相似處,也使兩者具備一同探討基礎。
本文自樸素藝術著手,第一章探究臺灣樸素藝術概念與歷史,思索洪通、王業身處其中的特殊性;第二章進入兩者生平經歷、創作軌跡爬梳,了解成長過程對創作引發的影響;第三章經由畫面分析,探索作品形式表現的特徵;第四章自畫面深入題材內容,逐步揭開表象下的個人隱喻;第五章透過特定作品舉例,點出更多藝術特色,並重新檢討「樸素藝術」的定義與定位。經由洪通、王業藝術的全面性研究,在發掘臺灣樸素藝術獨特範疇之餘,也進一步反思兩者在臺灣藝術中的價值。
獎項日期 | 2024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監督員 | Ya-Lun Wang (Supervisor) & Chong-Ray Hsiao (Supervis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