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葉維廉先生從翻譯出發,在比較文學中形成中國詩語言問題的研究脈絡,至1969年的〈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一文和其補述中,匯聚了其於中西現代詩語言特性的觀察成果,並持續對中文現代詩語言提出創造性的開發。本論文期以傳釋學的「歷史性」,重現葉氏觀察視點下的現代詩語言發展脈象,合併其析判台灣現代詩語言的核心議題,探討台灣詩語言成形的情境。此外,為了深化核心問題,透過葉維廉先生對東、西方現代詩的研究,在兩個文化的歷史、美學的軌跡中,進行美感活動、語言評析的相互對照。最後精讀葉維廉先生〈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從中國古典詩的美感意識、西方美學與道家美學的匯通,看見現代詩語言的發明:「自身具足的意象」、「高燒的內心爭辯狀態」、抵抗分析性的「假語法」,面對台灣現代詩語言研究,由葉維廉詩學開啟台灣現代詩語言創作的契機。獎項日期 | 2014 9月 2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ZH??? |
監督員 | Man-Han Yung (Supervis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