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資本支出後的經營績效-以製藥產業為例

  • 張 馨文

學生論文: Master's Thesis

摘要

我國政府為提升國內製藥業的水準積極推動【國際標準查廠規範】(簡稱PIC/S)認證。有鑑於PIC/S 針對醫藥產業之軟、硬體進行嚴謹的審查及評估,對生技製藥產業產生巨大衝擊,思考探討企業投入資本支出後,約莫遞延多久才可反應於公司經營績效上,以供企業進行資本支出決策時之參考。 本文藉由迴歸模型進行分析,針對台灣西藥及生技製藥業為研究對象,評估企業重大資本支出後,以對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自由現金流量率(FCF)、稅前息前折舊前淨利率(EBITDA)、股價淨值比(PB)及普通股報酬率(RTN)等六種經營績效指標之影響。以1998~2012 年間、共41 家,177 筆資料,進行探討,實證結果發現: 一、重大資本支出後對ROA、ROE、EBITDA 在第四期皆呈現正向顯著影響。 二、重大資本支出後對FCF 於當期呈現反向顯著影響。 三、重大資本支出後對PB 於當期呈現正向顯著影響。 四、重大資本支出後對RTN 於第二期呈現正向顯著影響。 五、在控制數方面,營收成長率與研發費用,初期皆對經營績效呈現顯著負值影響;公司規模對經營績效有正向顯著貢獻。 整合本文之實證結果,顯示台灣製藥產業是值得投入資本支出以因應法令轉變。「取得PIC/S 認證」是業界新的基本門檻,但絕非獲利保證,後續產銷的獲利能力才是決定企業能否繼續生存的關鍵。故台灣西藥及生技製造產業在此次重大資本支出後,應積極拓展營收與未來長期營運規劃,創造足夠的報酬。
獎項日期2014 1月 24
原文???core.languages.zh_ZH???
監督員Hsuan-Chu Lin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