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iagnosis of the Crisis of Taiwanes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Based on Finan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Dimensions

論文翻譯標題: 以財務及公司治理面向探討台灣半導體產業危機診斷之實證分析
  • 莊 嘉慧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台灣半導體產業位居國際供應鏈核心,亦是國內重點產業,為此建構一套適用於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危機診斷模型。不同於過去研究學者採用全產業上市、上櫃公司之財務面向進行企業危機診斷,本研究除了獨立探討半導體產業,也整合企業內部因素和總體環境變化對企業發生危機風險的影響,相較過往研究考量的面向更具體完善,並能提供給企業經營者、投資大眾、銀行、債權人等市場參與者做為衡量半導體產業之上市、上櫃公司體質的重要參考指標,及早觀察和預防發生危機風險的可能性。 本研究以2005年至2018年做為研究樣本,以邏輯斯迴歸模型探討半導體產業上市、上櫃公司的危機診斷模型,研究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各別建立財務指標面向、公司治理面向、整合財務指標和公司治理面向模型,探討影響企業發生危機風險的關鍵變數;第二部份再加入總體面向和系統性風險,並以邊際效果方式分析在次貸金融風暴影響下,變數對公司發生危機風險影響的差異。 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在第一部份考量企業內部因素的財務指標和公司治理面向之公司危機診斷模型中「總資產週轉率」、「現金流量比率」、「ROA」、「董監事持股比率」、「大股東持股比率」、「轉投資佔資產比率」為顯著影響因素;第二部份總體面向的「GDP成長率」、「CPI成長率」為顯著影響因素,另外在次貸金融風暴發生時,「ROA」、「現金流量比率」、「董監事持股比率」、「CPI成長率」的邊際效果對企業產生危機風險作用的影響力有明顯的效果。特別是「CPI成長率」和「ROA」不論是否發生次貸金融風暴,對企業危機風險的發生皆有特別顯著的作用力。顯示在總體環境下穩定物價水準,適度提升溫和通膨有助提供企業穩定經營的市場,而企業本身保有體質穩健的獲利能力,不論系統性風險是否發生,皆能顯著有效的降低企業發生危機風險的影響。
獎項日期2020
原文English
監督員Chun-Li Tsai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