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中,技術規格書可以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市場中的網路效果。企業在國際標準化中制定技術規格,是屬於價值創造(value creation)的重要活動。然而,技術規格書也讓競爭對手享有免費參照的機會,而這也降低企業對技術的專有性程度。因此,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來制定技術規格書時,更需要思考如何鞏固自己從中獲取價值(value capture)的能力。 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制定技術規格是屬於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研究範疇。開放式創新的相關研究強調企業可以透過合作來達到創新的表現。另外,過去國際標準化等研究大多強調企業要如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進行合作,藉此來共同創造產品的價值。本研究則主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與制定技術規格書(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就是一種對產品普及市場的獲利期待。因此,若是企業能夠對技術規格書持續保持控制能力,代表著該企業可以不斷掌控技術發展方向與軌跡來符合自家在未來產品市場上的獲利空間。 本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16年通訊產業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國際標準化組織(SDOs Standar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中企業的價值創造與價值獲取網路。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從1990年至2016年Motorola、Nokia、Interdigital、Qualcomm分別掌控通訊系統的技術發展軌跡。我們認為這樣的分析結果可以補足開放式創新中企業在價值創造與價值獲取上的新觀點。
Analysis of the value-capture network in Open Innovation –The case of Standardization –
彥, 周. (Author). 2020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