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Operation─A Case Study of High-Risk Family Service in Tainan City

論文翻譯標題: 公私協力運作機制之分析─以臺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為例
  • 林 育如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為強化兒少預防服務,我國政府自2004年起推行高風險家庭服務,並採取公私協力運作機制,以補助民間部門社工人力方式執行本計畫。十餘年後,為回應越演越烈的社會重大案件,政府再提出「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並於其中檢討高風險家庭服務公私協力機制之缺漏,推論民間部門能量不足而無法有效落實服務目標,故規劃自2020年起結束高風險家庭服務公私協力機制,轉型由政府部門自行辦理。 為理解公私協力機制於兒少預防服務實際運作情形與其價值,本研究以臺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為例,架構動機因素、結構因素及過程因素三大面向,探討該轄公私部門參與者主觀經驗,藉以分析公私協力運作機制成效及其影響因子。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方法,藉由立意取樣及深度訪談法,選定6名公部門人員及6名私部門人員作為訪談對象,深入了解參與者經驗並進行歸納分析。 透過臺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公私協力機制案例,本研究綜整動機因素、結構因素與過程因素相關影響因子,並依其影響程度提出如下研究發現:一、普及化的政府部門參與有助於穩定協力機制之發展;二、組織價值驅動的民間部門投入可增進協力服務品質;三、互利共生的雙軌服務模式能有效提昇協力機制價值;四、參與者肯定協力成效並強調溝通協調機制之影響力。據此,本研究對公私協力機制及兒少預防服務提出相關建議,期能作為後續政策規劃參考。
獎項日期2020
原文English
監督員Chih-Chieh Chou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