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梆子腔」是在中國北方民間音樂基礎上,結合當地的語言特色產生並且發展的多個劇種的總稱,梆子腔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四大戲曲聲腔系統之一,分佈在若干個劇種之中,受到其地理環境、氣候原因、不同地區的生活習俗、語言、民間音樂與民間歌謠的影響,發展出不同的梆子劇種,例如河北梆子,陝西的同洲梆子,豫劇、山東梆子,還有在臺灣的亂彈戲中也有一部分是屬於梆子腔。 本文研究內容從兩岸「梆子腔」不同的歷史背景與發展流播脈絡作為基礎,通過梆子腔早期雛形以及流播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和語言影響與其發展過程作為重點論述。從而對於梆子腔在不同地區語言特徵以及梆子腔音樂結構與板式進行論述。分析兩岸梆子腔系表演藝術在音樂的同異處。以河北梆子《寶蓮燈》與臺灣亂彈戲《南詞天官》為本次研究對象,從而分析兩岸同屬於梆子腔系戲曲的音樂關係。 筆者首先運用文獻收集、其次分類、分析、歸納、最後比較探析兩岸梆子腔系表演藝術音樂關係之研究,希望對於兩岸梆子腔系表演藝術在未來發展上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多加交流,所論述結果期望能夠對兩岸梆子腔系表演藝術的未來發展以及相關研究學者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
Analysis on the Music Relationship of Bangzi Tune-pattern Serie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Taking Hebei Bangzi Lotus Lantern and Taiwan Luan-tan-xi Nan Ci Tian Guan as Examples
鑫, 仝. (Author). 2020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