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年貿易障礙的大幅降低,帶動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使國際間的互動日益頻繁,根據比較優勢理論(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跨國企業選擇對其機會成本較小的地區製造產品,國家也選擇專業化生產其較具優勢的產品,並通過國際貿易換取他國的產品,全球價值鏈的運作使各地能生產出價格相對較低的商品及服務,貿易使雙方都有利。然而在全球不斷深化的生產分工下,使得貨物在到達最終消費者之前的價值鏈距離越來越長,以及價值鏈碳排放對氣候環境造成的外部效果。本研究探討在全球發展經濟之下,價值鏈定位與價值鏈碳排放之間的關係,藉以了解各國產業部門生產價值鏈的發展重點,得出兩者不具關聯性,亦即一國可能犧牲了環境,卻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發展,或一國未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卻仍與全球價值鏈生產運作緊密相連。此外,本研究提出排放強度的觀點,幫助國家及企業擬定兼顧經濟與環境的改善策略。
Cargo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and carbon emissions on global value chains
和臻, 白. (Author). 2020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