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β‐lactamase profiles of medically important Aeromonas genospecies in Taiwan

論文翻譯標題: 不同基因型產氣單胞菌之乙內醯胺酶分布及感染症之臨床表徵
  • 吳 綺容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產氣單胞菌(aeromonads)是生長於淡水及土壤中、分布全世界的革蘭氏陰性桿菌。Aeromonas dhakensis (之前被稱為 A. aquariorum) 是最近發現的新菌種,可感染人類並造成多種疾病。然而迄今,A. dhakensis 菌血症的盛行率、臨床表現及所帶有的乙內醯胺酶 (β-lactamase) 種類並不清楚。台灣產氣單胞菌菌血症菌種分子流行病學及不同菌種攜帶的乙內醯胺酶概況亦尚未被研究。本計劃的研究目標為釐清上述問題,以提供適當抗生素治療的參考。
首先,研究顯示於2004-2011年間成大醫院153例產氣單胞菌菌血症病人中, A. dhakensis、A. veronii 及 A. caviae 為主要之菌血症菌種。和 A. hydrophila 及 A. veronii 菌血症病人相似的是,大約一半罹患 A. dhakensis 菌血症的病人為肝硬化患者。經口食入 A. dhakensis 為可能的感染途徑之一。臨床觀察顯示,A. dhakensis 是造成臨床感染產氣單胞菌菌種中毒性最強者。多變數分析顯示感染 A. dhakensis菌種是產氣單胞菌菌血症病人14天敗血症死亡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病例分析發現一嚴重燒傷 A.dhakensis 傷口感染併敗血症(菌株具 ceftazidime感受性)病人,於接受 ceftazidime治療三天後,發生治療中再發的 A.dhakensis 菌血症(再發菌株具 ceftazidime抗藥性)。另一膽道感染病人於接受 carbapenem治療過程中,出現具 carbapenem抗藥性菌株之 A.dhakensis 菌血症。
再者,藉由 A. dhakensis (A. aquariorum) AAK1 菌株之全基因解序,我們發現 A. dhakensis 帶有三種位於染色體上的乙內醯胺酶基因,亦即 Ambler class B乙內醯胺酶(CphA金屬乙內醯胺酶,可水解 carbapenem)、class C乙內醯胺酶(AmpC乙內醯胺酶,可水解第一、二、三代 cephalosporin)及 class D乙內醯胺酶(可水解 penicillin)。我們進一步分析其中的 AmpC乙內醯胺酶基因特性及抗藥性表現,並將此新抗藥基因命名為aqu-1基因。轉錄體比較分析(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結果顯示此三種乙內醯胺酶基因的表現同時受二元調節系統(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所調控。此外,實驗顯示 CphA金屬乙內醯胺酶基因存在於所有的 A. dhakensis、A. hydrophila 及 A. veronii 菌株;AmpC乙內醯胺酶基因則存在所有的 A. dhakensis 及 A. caviae 菌株。我們也發現產氣單胞菌可因得到外來的廣效性乙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基因而表現多重抗藥性。於2004-2008間年156株菌血症菌株中,4株(2.6%)表現廣效性乙內醯胺酶之抗藥性。
有鑑於上述抗藥性基因相關之抗藥性不易被醫院例行的抗生素敏感性試驗偵測出,能了解存在於不同菌種產氣單胞菌的乙內醯胺酶概括相形重要。我們的研究有助於治療產氣單胞菌感染症時適當抗生素之選擇。

獎項日期2014
原文English
監督員Ming Chung Chang (Supervisor), Wen-Chien Ko (Supervisor), Po Ren Hsueh (Supervisor) & Pei-Jane Tsai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