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of CRISPR/Cas9 system in Chlorella species to enhance lipid accumulation

論文翻譯標題: 開發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提升小球藻之油脂產量
  • 林 瑋榕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近年來,微藻的開發與應用備受矚目,可用於生產多種高價值產品,因此研究極具前景。這十年來,由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蓬勃發展,?多研究致力於使用這些新興的技術在微藻基因工程上,以提高其油脂、色素、蛋白質、活性物質等之產量。相較於ZFN及TALEN,CRISPR/Cas9系統擁有高編輯效率、易於操作、低成本,且可以同時進行多組基因編輯的?能,因而被廣泛運用在微藻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第一部分為找出最適合小球藻的電穿轉植載體,嘗試幾次使用衣藻適用之質體於小球藻的電穿轉植失敗後,我們證明使用來自農桿菌帶有左右同源臂 (Left and right border) 及綠色螢光蛋白的質體,在電壓360 V、電容25 ?F及電阻200 ohm下,能夠增加小球藻的電穿轉化效率。透過分光光度計與倒立螢光顯微鏡之觀測,在Chlorella vulgaris中有兩株綠色螢光表達量高於原藻(28%與67%);而在Chlorella sorokiniana中則有三株(46%、58%與62%)。 接下來我們將CRISPR/Cas9系統分別應用到Chlorella vulgaris Chlorella sorokiniana與Chlorella variabilis NC64A。在C vulgaris中,以帶有左右同源臂的載體pHSE401輔以CRISPR技術干擾fad3基因,使油脂產量較原藻提升高達40%。另外在C variabilis的研究中,其全基因定序信息完整,能成?獲得PEPC基因,唯其電穿後修復能力不佳,導致後續研究無法進行。目前多數微藻由於基因組訊息尚不完整但藻體本身富涵高GC含量,故設計具有大量鳥糞嘌呤鹼基的sgRNA,命名為輔助調適基因調控 (ASGARD),分別搭配CRISPRi與CRISPRa系統送入C sorokiniana中,並針對其生物量、油脂以及蛋白產量分析觀察。雖然轉植藻株之生物量與油脂產量與野生型相比並無明顯差異性,其蛋白產量卻有顯著增加,並可提升超過60%,說明目前開發技術具有顯著的潛力。
獎項日期2019
原文English
監督員I-Son Ng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