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Hostile Acquisition Attempts and Refocusing

論文翻譯標題: 惡意併購失敗與重新聚焦
  • 陳 盈穎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惡意併購(合併與收購)如何作為一個訊號機制,在其被拒絕後影響著被併公司的重新聚焦。本研究從被併公司的戰略面、績效面及資源面提出四個預測因子,並試著驗證這些因素會如何影響被併公司在拒絕惡意併購後是否選擇重新聚焦。本研究並以代理理論為基礎,認為那些有著較寬廣的業務經營範圍(business coverage)、事前防禦被併購策略(ex ante defensive plan)、較差的公司績效表現(performance growth)及較少的寬裕資源(slack resources)的被併公司有較高的可能將惡意併購當作警訊,進而選擇重新聚焦回核心業務,以避免未來再次被惡意併購。 本論文蒐集了於1991年至2017年之間,以被併目標為美國公司之失敗的惡意併購資料,共計292筆。透過二元邏輯回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對於被併公司在惡意併購失敗後的重新聚焦決策,其業務經營範圍對此有著正向的影響,而事前防禦被併購策略有著負向的影響。然而,研究結果亦顯示,公司績效表現及寬裕資源對於重新聚焦的影響則並不顯著。本研究表明,事前因素的分析有助於預測惡意併購失敗後被併公司經營策略的改變:是否會選擇重新聚焦。
獎項日期2019
原文English
監督員Chiung-Hui Tseng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