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ion of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MgxZn1-xO/ZnO heterostructure thin films

論文翻譯標題: 氧化鋅鎂/氧化鋅異質結構薄膜之壓電性質研究
  • 陳 信宏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氧化鋅 (Zinc oxide ZnO) 為一 n 型半導體材料,具有直接且寬的能隙 (3 3 eV) 以及較高的激子束縛能 (60 meV),加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熱穩定性、對環境友善以及低成本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各大領域當中。此外,不具中心對稱的纖鋅礦結構及顯著的 c 軸優選取向,使其亦具有優異的壓電性質。與鎂合金化後的氧化鋅鎂,透過鎂含量的變化,能夠大幅調控材料的能隙,因此被廣泛用於光電元件中。為了提升元件效能,形成異質結構是常見的方法之一,透過材料本身極化效應與能帶不連續所造成的位能井,能夠更有效地調控載子傳輸行為。而當中鎂離子與鋅離子的半徑差異,及異質結構中因為晶格不匹配所累積的應力,皆預期能夠優化材料的壓電性質。 本研究結合了合金化與異質結構的特性,試圖改善氧化鋅的壓電係數 (12 4 pm/V),利用氧化鋅及氧化鎂靶材於射頻磁控濺鍍系統進行共濺鍍,製備氧化鋅鎂/氧化鋅異質結構薄膜於矽(111)基板上,同時製備單層氧化鋅鎂薄膜作為對照。在固定基板溫度、氣體種類與流量等參數,僅改變氧化鎂靶材的瓦數,探討在不同鎂含量以及單層與異質結構薄膜的情況下,對於微結構、光學、電學性質等影響,並找出最佳壓電係數(d33)。而由實驗結果可知,於較低鎂含量(< 19 12 %)下的氧化鋅鎂/氧化鋅異質結構薄膜能夠與單層氧化鋅鎂薄膜一樣具有明顯的柱狀晶結構,同時維持優選取向。此外,最佳的壓電係數為 47 5 pm/V,是純氧化鋅的 3 8 倍,與單層氧化鋅鎂薄膜最佳壓電係數 41 7 pm/V 相比亦增加了 14 %,證實合金化能夠有效改善壓電性質,而形成異質結構能夠再獲得更進一步的提升。 近年來,王中林教授提出壓電電子效應 (piezotronic effect) 的概念,結合半導體與壓電特性,應用於元件當中能夠有效提升其性能表現。本實驗亦對於具有最佳壓電係數的單層氧化鋅鎂薄膜及氧化鋅鎂/氧化鋅異質結構薄膜進行電流-電壓曲線量測,同時與純氧化鋅薄膜進行比較,並施加不同程度的壓應力,觀察壓電係數與壓電電子效應的關聯性。實驗結果顯示,隨著壓應力的上升,三者的電流值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經由電流值差異去推算蕭特基能障的高度下降量,可觀察到改變量與壓電係數呈現正相關,證實較高的壓電係數能使壓電電子效應更加顯著。此結果將有助於未來發展異質結構元件,並使元件之性能進一步獲得提升。
獎項日期2019
原文English
監督員Jow-Lay Huang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