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建構一套利用紫外光點陣?掃描的曝光系統以取代以光罩(photomask)為基礎的黃光微影技術,無論是二值光罩式(binary)或是多灰階光罩式(grayscale)的微影製程都可以透過本研究的曝光系統來完成。無光罩式曝光系統的優勢在於曝光圖形的設計與製作完全數位化,少了實體光罩的製作成本與時間,讓曝光變得快速且彈性,使無光罩式曝光系統擁有極大的靈活性。 本論文之無光罩曝光系統的主要架構是由數位光調製技術裝置(Digital Light Process DLP)、雙光學投影鏡頭、及自行研製的微透鏡與空間濾波器陣列(Micro-Lens and Spatial Filter Array MLSFA)來完成。在本文中不僅完成紫外光點陣?斜掃描式系統的硬體建置,也包含2D與3D曝光圖形的演算法開發完成。本系統中使用波長405 nm之紫外光源,透過數位微反射鏡裝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控制每顆在試片表面上光點的開關及劑量;光束經由光學成像系統濾波並成像2D光點陣列於試片表面。陣列大小為124 92,涵?面積約為14 10 5 mm2,待曝光的光阻試片則由XYZ平台控制試片移動。利用演算後的圖檔輸入至控制板,DMD晶片搭配位移平台控制在不同的位置上產生預期的圖案。最後,二維圖形結果的部分以厚度2 μm的正光阻S1813來完成大面積50 100 mm2之電路圖形,最小線寬約10 μm左右,另外,厚度4的負光阻AZ P2070則用於完成對角線6 2吋大面積之20 μm直徑圓柱形(pillar)導光板結構。最後,本論文並提出以此無光罩式曝光系統製作三維結構圖形,其曝光結果部份有五種,(1) 以正光阻AZ P4562完成60 60 mm2面積之方狀楔形(ramp)導光板結構,其結構高度4 μm,特徵尺寸90 μm;(2) 250μm週期的同心圓弦波狀(sine wave),其面積為10 mm2,結構高度6 μm;(3) 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狀,其直徑為2 mm,結構高度4 μm;(4) 螺旋(helicoid)狀,其直徑為1 mm,結構高度4 μm;及(5) 八卦圖(Bagua)狀,其直徑為2 mm,結構高度4 μm等。由上述的任意結構之曝光結果驗證本研究的無光罩曝光系統於2D及3D等曝光之能力。
Maskless Lithography Systems Based on Point Array Scanning Method
弘量, 簡. (Author). 2020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