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個人因素(例如:憂鬱、生活壓力、負面情緒)、學校或同儕因素、整體社會環境、家庭因素(例如:家庭關係不佳、父母離婚、父母親長期酗酒,或有家暴行為等),這些都容易對兒童造成不良影響,也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時期的偏差行為。Hirschi提出的社會控制理論 (Social control theory) 認為,如果個人與某些傳統的社會連結較緊密,也會連帶與其他種類的社會連結更加緊密;而社會整合的概念就是個人與整體社會的許多連結關係,透過各個部分與環節的環環相扣,使整體社會凝聚力及向心力增強的一個過程,因此,社會整合較好的青少年,有同儕之間良好的互動及支持下,較能找到自己的社會角色,並減少偏差行為的產生。方法:問卷資料來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分為四波調查,使用分層抽樣的方式,總共追蹤4261人。童年時期家庭逆境 (childhood adversity)使用第一波的問卷來評估,當時青少年的年齡約為13歲,是評估國小以前的家庭狀況,問他們家中是否曾有逆境事件的發生;青少年偏差行為 (deviant behavior)則是用第四波的問卷來評估,青少年約為18歲,問他們這一年內偏差行為的發生頻率;社會整合 (social integration)分為心理性社會整合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與結構性社會整合(structural integration)兩部分,皆使用第一波與第三波的問卷來評估,第一波青少年為約13歲,第三波約為17歲,主要是評估青少年對學校的看法,以及參與各項課外活動、社團、社交圈的程度。
結果:分析變項之間的相關性並畫出結構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發現一種家庭逆境的對心理性社會整合有顯著負相關,而社會整合與所有偏差行為都有顯著負相關;另外,家庭逆境雖然與結構性社會整合無顯著相關,但結構性社會整合與偏差行為皆有顯著正相關。
討論:童年時期的家庭逆境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是透過心理性社會整合,並非結構性社會整合。心理性社會整合對偏差行為會有正面影響,青少年對於學校想法越正面、依賴性越高,心理性社會整合越好,也會提升自我控制力,產生偏差行為的風險就會降低。而結構性社會整合對偏差行為的影響正負面都有,像是課外活動與學習活動會有一些正面影響,但其他方面多為負面影響,尤其是打工和交朋友的部分。
結論:一旦發現青少年曾有童年家庭逆境的經驗,應加強心理性社會整合的影響,藉由師長的關心與良好互動,讓青少年對學校有正面積極的想法,喜歡上學,也許能因此減少偏差行為的產生。而結構性社會整合包含正負面影響,因此在鼓勵青少年參與活動,拓展社交圈及人脈的同時,也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會結交壞朋友而產生偏差行為。
獎項日期 | 2016 |
---|---|
原文 | English |
監督員 | Carol Strong (Supervis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