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驗欲觀察浮石轉變為沸石的長晶過程及機制,而在?多文獻中,我們發現儘管它們都已合成出沸石相礦物,但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它們都在高濃度的NaOH水溶液(1M-5M)中合成。除原料不同外,主要區別是鹽的添加和固液比的不同。高鹼濃度和鹽的添加將使反應極快,但是由於時間短,將難以觀察到中間相的變化。使用低鹼濃度的溶液,實驗反應時間將延長到至少五天以上,與前一種相比,這將使反應時間過長。為了解決上述反應時間太快且合成時間太長等問題,我們配置了低鹼濃度並添加了氯化鈉水溶液來進行實驗。本研究利用水熱合成法合成沸石,透過改變溫度、固液比、鹼濃度、持溫時間及鹽類的添加,觀察不同條件下之礦物相變化;本實驗透過X光粉末繞射儀,分析產物之晶體結構及長晶變化,並用拉曼光譜儀得出特徵振動模驗證所得礦物相,並了解不同時段的振動模變化,再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產物之形貌及不同時間的差異,最後使用原子力顯微鏡掃描其形貌觀察更小尺寸的產物晶體表面,並探討其長晶機制,此外也比較了以不同的天然原料在相同實驗條件下進行水熱合成所得到的產物進行探討。 在非即時實驗中,改變了持溫時間,觀察到其長晶過程為:浮石 → 鈉長石 → 鈣十字沸石/沸石Na-P1 → 沸石Na-P1。由實驗可知,整體產物以沸石Na-P1為主,鈣十字沸石在高溫低鹼濃度下產生,鈉長石始終存於反應中。本研究透過探討長晶時間之變化與各種不同條件下,對沸石長晶過程之影響,藉此長晶實驗盡量模擬自然界中實驗室可控條件,對沸石礦物生成機制之影響有所了解。
Study on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eolite and its crystal growth pathway
定霖, 吳. (Author). 2020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