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ilding Envelope System of Water Cycle-A New Urban Landscape from a Perspective of On-site Circulation

論文翻譯標題: 建築水循環包覆系統-短距循環架構下的新都市地景
  • 張 約盛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在現今的都市環境中,隨著都市化的過程,都市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到達了一定的程度。都市環境對於自然氣候的調節能力不斷遞減,特別是在都市的水環境,其不僅面臨了都市洪水的發生,同時,也面臨了乾旱現象與都市熱島效應等多重挑戰。因此,設計思考以都市環境永續發展作為出發點,試圖建構一套關於水資源的循環系統,以利水資源的循環與再利用,而「再利用」與「短距循環」不僅可以達到降低能源消耗與提升能源最佳化利用的目標,同時,也減少了資源長距離移動所造成的環境負擔。 在永續、生態環境的議題上,建築包覆系統扮演了都市環境中調節自然與建築間的介面。以此特殊空間作為在高度集中、平面綠化面積日益不足的都市環境之綠化對象,不僅有助於減緩都市熱島效應,若能結合水資源的循環與再利用,形成具水循環的建築包覆系統,還可以落實「再利用」與「短距循環」的概念,進而達到重新形塑都市地景與提升空間品質的效果。 水是都市環境中重要的資源,透過水循環的方式更可以讓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本論文以水環境的都市議題作為背景,探討都市水資源如何由高度依賴大型的水資源基礎設施回到住宅單元尺度的貯留供水系統,並以水與建築包覆系統的關係作為延伸,研究雨水收集系統、中水回收系統、水處理系統與綠化系統個別系統以及相互間系統的整合關係,使得水資源的循環系統能落實於既有住宅建築物的包覆系統,同時,向內可以改善既有住宅建築物的居住品質,進而創造屬於水循環的新生活模式,向外則可以形成更全面性與立體化的保水、植生方式。此外,也透過實做模型進行討論與檢驗。
獎項日期2020
原文English
監督員Shuenn-Ren Liou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