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ffect of Fruit Co-fermentation on Sake Fermentation-Taking Pineapple as an Example

論文翻譯標題: 果物共發酵對清酒發酵之影響-以鳳梨為例
  • 王 文嬿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清酒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國酒,是世界上唯一「釀造酒」中酒精濃度最高且飲用溫度最廣的酒種。台灣盛產農產品包含稻米、水果、蔬菜等,但這些農產品常常供過於求,為了不浪費這些農產品本研究利用舊米再製清酒,且嘗試利用台灣金鑽鳳梨加入進行發酵讓清酒可更具台灣特色,也能同時提升產品的經濟價值。並且試驗清酒是否能與果物共發酵之可行性,以及與果物共發酵後其菌相之差別來探討是否會因與果物共發酵而影響其發酵時菌相之改變。 在本研究中發現在細菌方面從階層分析圖、夏農物種多樣性以及非度量多維度分析中在兩種清酒中皆被分成發酵前期與發酵後期兩群,此現象可表明發酵前期與發酵後期有明顯不同之菌相差別。但普通清酒為第10天以前與第15天以後兩群,在鳳梨清酒中則是第15天前與第20天後兩群,文氏圖分出之普通清酒及鳳梨清酒的個別存在OTU雖分別有107與87,但這些OTU之讀序數皆遠低於平均讀序數的1%表示其對影響並不大,其中變化趨勢較大之菌為Leuconostoc與Staphylococcus,也能從散佈圖中看出這兩隻菌交叉點在普通清酒中為第15天前,而在鳳梨清酒中則是第15天後。在相關性分析中Leuconostoc以及Staphylococcus不止在他們兩之間與其他菌以及pH值也有極大的相關性,進而證明Leuconostoc與Staphylococcus為清酒發酵中的關鍵細菌,尤其是Leuconostoc。鳳梨與清酒共發酵菌相變化有延遲及趨勢幅度較小的狀況,且結果也顯示鳳梨清酒酒精含量明顯比普通清酒高,推斷可能Erwinia不只能利用鳳梨的果膠產生更多養份供其他菌做使用外也能產生乙醇及乳酸。另外還首次發現清酒發酵中存在Ornithinibacillus與Erwinia,而這兩隻菌在清酒發酵中的作用值得未來去探討。 從本研究結果觀察到的點可得知鳳梨加入清酒發酵並不會使菌相有太大的改變,加上從台酒檢驗的結果資料顯示也不會因鳳梨加入發酵而產生對人體有害之物質,鳳梨的加入還能使酒精濃度增加,以及清酒的風味增加。
獎項日期2020
原文English
監督員Tzen-Yuh Chiang (Supervisor)

引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