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fication of Seismic Assessment Methods Using the Damaged Building Data of 2018 Hualien Earthquake

論文翻譯標題: 2018年花蓮地震建築物震害資料應用於耐震評估方法之驗證
  • 葉 桐

學生論文: Doctoral Thesis

摘要

2018年0206花蓮地震造成部分建物崩塌並導致嚴重傷亡,此次地震為近斷層地震,震害建物皆位於米崙斷層周邊,本研究整理花蓮地區13棟震害建物之資料,探討建物受震害之可能因素,同時以震害資料嘗試驗證現行三種耐震初步評估方法之合理性。 本研究蒐集各棟建物之建築圖說、震害情況與遭受PGA,統計其建造年代、樓層數、樓高、距斷層距離、自振週期、柱量比與壁量比等基本資料,並探討建物基本資料與震害等級之關係,發現樓高、自振週期、柱量比及壁量比與建物震害等級相關性較高,建物之樓高越高或自振週期越長,震害等級皆有越嚴重之趨勢,相關性係數計算結果呈現中度正相關;柱量比與壁量比越大時,建物震害等級較輕微,相關性係數呈高度負相關,本研究之微害建物等值柱量比皆大於40 cm2/m2以上,弱向等值壁量比則大於5 cm2/m2。 本研究對資料較完整之12棟建物套用三種現行耐震初評法進行評估,包括: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PSERCB)、NCREE校舍耐震初評與NCREE街屋耐震快評,評估結果顯示三種初步評估方法皆大略能篩選出耐震能力有疑慮之建物,各初評方法之評估結果與震害等級之相對關係亦大致符合,但皆呈現較保守之趨勢。各建物之三種初評結果亦多相近,僅有二棟建物之街屋快評結果與PSERCB及校舍初評結果出現差異,且皆顯示PSERCB及NCREE校舍初評較街屋快評更為保守。 最後針對初評結果有所分歧之二棟建物,利用NCREE耐震詳細評估法再進行詳評,結果顯示此二棟建物之性能地表加速度皆不符合現行規範需求,但若與建物於本次地震實際遭受PGA比較,則顯示其中一棟性能地表加速度高於遭受PGA,符合其僅受小害之情況,但另一棟微害建物之弱向性能地表加速度則低於遭受PGA,表示NCREE詳細評估法仍有偏保守之情況。比較詳評與三種初評結果,可發現PSERCB及校舍初評結果與詳細評估較符合,街屋快評相較詳評結果偏不保守,但卻較為符合建物實際震害情況。
獎項日期2019
原文English
監督員Yi-Hsuan Tu (Supervisor)

引用此

'